当明星光环照进田间地头,留下的却只是商业套路与伪造公章,最终践踏的将是千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。 赵露思“助农”直播事件,从一罐售价十元的苹果汁开始,最终演变成一场关于公益、商业和法律的复杂博弈,公信力则成为这场风暴中受伤最深的受害者。
陕西果农老张捧着刚到账的苹果款,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。然而,千里之外,某电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十元苹果汁,瓶身上醒目的“助农”二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这与赵露思直播间里,闺蜜怒怼网友的背景音——“农户增收了还不够吗?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这场公益与利益的博弈,最终损害的是“助农”二字本身的公信力。
事件的导火索,是赵露思直播中反复擦拭着一罐售价十元的苹果汁,并轻描淡写地说出“不推荐品牌”的言论。这罐看似普通的果汁,却因其单日销量破万而引发广泛关注。网友深扒后发现,收款商户与赵露思名下甜品店ROSYWYLIE同名,质疑声随之而来。
展开剩余74%2025年8月,赵露思的直播间因“助农风暴”陷入舆论漩涡。她声称帮助陕西延安四千余户果农解决因冰雹灾害滞销的六百吨“冰雹果”,将其加工成高端苹果汁和果干销售。然而,238毫升装的“AAAAapple”NFC果汁售价高达十元一罐,是普通浓缩还原苹果汁价格的三倍,引发了消费者强烈质疑。
赵露思团队解释称,高价源于特殊成本:冰雹导致30%的苹果外观受损,需要额外分拣淘汰瑕疵果肉;此外,NFC工艺要求全程冷链和瞬时杀菌技术。但这解释并未得到消费者认可。网友晒出的市场对比图显示,同样采用NFC工艺的知名品牌果汁,价格普遍在五到七元之间。十元定价,被批为“借助农之名,行暴利之实”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愤怒的网友发起恶意退款,导致运输中的竹荪等农产品腐烂变质。赵露思在直播中含泪呼吁“矛盾冲我来”,却未能平息风波。
天眼查股权穿透揭示了更复杂的图景。“延安小小的果实农业科技公司”,赵露思助农品牌的背后公司,于2025年5月成立,其中30%的股份由“厦门我很忙文化传媒”持有。该公司股东孙嘉蔓的名字,与赵露思名下甜品店的收款商户完全一致。“借公益为关联企业牟利”的质疑声四起,团队仅声明公司实控人为助农项目负责人宋文章,并辩称“未参与股东分红”。
然而,赵露思直播中意外曝光的手机聊天记录,却显示品牌商直接询问直播排期,这与她反复强调的“不推荐品牌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8月13日,事件升级至法律层面。网友曝光品牌方晒出的“助农大使”证书,落款为陕西延长县农业农村局。媒体记者致电核实,延长县工作人员明确否认,并表示“从未颁发过这张证书,公章都是假的!”伪造公章涉嫌刑事犯罪,将原本的商业道德争议推向法治层面。业内专家紧急发声,指出公益并非明星直播间的营销噱头,更不是伪造公文的遮羞布。
面对汹涌的舆论,赵露思在直播中回应:“钱没进我口袋,助农的初衷是解决滞销,不是为了被表扬或有预谋。”直播间更置顶标语“做什么都是错的”,呼吁网友“少搞阴谋论”。然而,其闺蜜的辩护则更具火药味:“至少现在农户们都因为增加的收入而感到开心……要不你来?”
陕西果农的现身说法,似乎为项目增添了些许正当性。他们表示,往年“冰雹果”几毛一斤无人问津,此次团队按每斤1.5元(好果价)收购,保住了他们的生计。一位66岁的老人通过分拣工作月增收2000元。
然而,一位资深扶贫工作者发出严厉警告:“助农不是明星骑在基层人员头上摘果子!”真正的助农,依靠的是乡村工作者建立的完整产业链,而非简单收购滞销产品。律师则指出,若未公开与供应链企业的关联,赵露思的行为可能违反《广告法》关于隐性营销的规定。当公益遇上商业,透明度缺失就是信任崩塌的开始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